close

  主持人:林圳
  今日議題
  “爛尾”公咨委
  一兩年前,廣州流行成立各種公共事物公咨(徵)委,政府的初衷是借這個橋梁來收集民意做決策。如今,這些公咨(徵)委活得怎樣?
  本主持人一年前也曾忝列蘿崗區九龍湖公徵委委員。成立之初,在區政府的召集下,開過兩次會,討論也很熱烈。兩次會過後,再也沒什麼事做。該公徵委現已名存實亡。
  到今年8月,廣州市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已成立兩年,知名網友阿加西是委員,他說:“說老實話,今年幹完了,我就想退出”。他說,在市城管委官網上,每名公咨委委員都留有一個郵箱,以便收集公眾意見,“兩年了,我都沒有收集到一條群眾建議。”
  阿加西透露,兩年來公咨委內部沒有開過一次完整的會議。他認為,自己不是市民選出的,因此不能代表民意。
  三員議事
  “老九不能走!”
  特邀議員
  林琴西
  公共決策最忌的是什麼?最忌的是墮入“無爭議陷阱”。設立“公咨委”,要的就是爭議,就是通過“摩擦”避免輕率,減少偏差。但我們的一些官員還不習慣,他們只想要公咨委做清客,做花瓶。這令一些“公咨委”相當氣餒——“這威虎山上的擺設,俺不當了!”
  且慢,公咨委的權威不是靠恩賜的,而且靠公咨委自己爭來的。木偶終要拜成真神,只有公咨委存在了,才能最終產生巨大存在感,“老九不能走!”
  民意成化妝品
  特邀議員
  何龍
  公咨委的形同虛設,進一步證明瞭有什麼樣的機制,就有什麼樣的機構。在我們這樣的機制里,民意不能左右領導的升降,因而民意就常常被當作化妝品。需要的時候,就用它來塗塗脂抹抹粉;不需要的時候,它就像路的塵土。公咨委就成了化妝品輸出機構。
  只有當官員是民意的產物時,不管設不設公咨委,官員都要通過各種管道徵詢民意,並且是真正的徵詢,有用的民意。?
  形式根本不重要
  特邀議員
  耀琪
  公咨委確實是補益體制的一種制度設計,它以一種存在形式提醒政府重視收集民意。至於這種形式有多大法律效力,卻是由當初權力分配決定的。
  固有體制要扶植一個可能對自己構成壓力的組織,這不但需要長官勇氣,也要財政配套、註冊登記的支持。即使萬事俱備,民間也樂意義務奉獻,最後政府真能接受公咨委的建議,叫停各種箭在弦上的風險項目嗎?
  林圳  (原標題:大城小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geuozubz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